法制文物专题

汉·《鲜于璜碑》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7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丨八月七日 · 汉 ·《鲜于璜碑》

 

 

 

 

     汉 ·《鲜于璜碑》    

 

【时间】东汉延熹八年(165年)

【评述】

1973年出土于天津市武清县高村公社兰城大队(今武清区高村镇兰城村),后移至天津博物馆。

《鲜于璜碑》高242厘米,宽83厘米,厚12厘米。圭首,有穿。碑阳额篆“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额框六角刻有卷云纹,两侧刻青龙、白虎;碑阴刻朱雀。铭文刻于碑石两面。其中,碑阳16行,满行35字,记鲜于璜的生平功绩,附以赞词;碑阴15行,满行25字,文尾列有鲜于璜的家族世系。

鲜于璜字伯谦,先辈曾任胶东相。鲜于璜任官经历丰富,且功绩显著。他任度辽右部司马时,“慰绥朔狄,边宇艾安”;任赣揄令时,“经国帅下,政以礼成”。守父丧之后,“帝咨君谋,以延平中拜安边节使,衔命二州。受荚秉宪,弹贬贪枉。清风流射,有邵伯述职之称。”永初元年(107年)任雁门太守时,他勤政廉洁,恩威并施,使得边关安宁。“时依郡乌桓,狂狡畔戾。君执以威权,征其后伏”,可谓“有勋力于汉室”。后他因病去官,居家20余年,去世时81岁。

鲜于璜卒后四十年,其孙鲜于鲂、鲜于仓等于延熹八年(165年)立碑。碑文提示立石原因道:“盖铭勒之云,所以彰洪烈,纂乃祖,继旧先。非夫盛德,恶可已哉!于是君之孙鲂、仓、九等,乃相与刊山取石,表谥定号,垂之亿载,以示昆苗。”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