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 《樊敏碑》
【时间】东汉建安十年(205年)
【评述】
现存四川芦山县东汉石刻馆。
《樊敏碑》高293厘米,宽120厘米,厚26厘米,石质粗砺。碑圆首有穿,碑身嵌于石龟背上。碑首浮雕双螭交曲环拱形,额篆“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12字,双行排列。碑文22行,记述樊敏的家族世系源流及其为官政绩。
樊敏字升达,少时治《春秋严氏经》,曾任永昌(今云南保山地区)长史、宕渠(今四川渠县)令。守母丧后,“常为治中、诸部从事,举直错枉,谭思旧制。弹饕纠贪,务鉏民秽。患苦政俗,喜怒作律,案罪杀人,不顾倡厥。告子属孙,敢若此者,不入墓门。州里佥然,号曰吏师。”汉建安八年(203年)樊敏去世,享年84岁.
关于碑额中“领校巴郡太守”之“领校”之意,诸家看法不一,主要有“领校尉”之省称、“未命于朝者”、“暂署”等观点。据碑文樊敏“秋老乞身,以助义都尉养疾闾里,又行褒义校尉”,碑额中的“领校”,当指樊敏在巴郡太守任后所授的“褒义校尉”州属官职。
碑阴额刻朱雀,碑身镌刻两段文字。上段为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眉山知县丘常的跋文,下段为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程勤的跋文。两跋均14行,记叙各自发现并保护《樊敏碑》的经过。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