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专题

汉·《张迁碑》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6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丨八月六日 · 汉 ·《张迁碑》

 

 

 

   汉 ·《张迁碑》    

 

【时间】东汉中平三年(186年)

【评述】

碑明代初年出土于山东东平县,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1965年移泰安岱庙炳灵门内,1983年移存岱庙碑廊至今。

《张迁碑》亦称《张迁表颂》,高290厘米,宽107厘米。额篆“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阳15行,行42字,记述张迁家世并颂扬张迁的政绩 ;碑阴题名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为立碑官吏姓名及捐资钱数,其中韦姓26人,范姓12人。

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谷城长、荡阴令。谷城县治在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一带;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长”均为一县之长官。汉制,县满万户称“令”,不满万户则称“长”。

碑文着重宣扬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之和张骞的功绩,并涉及到黄巾起义的有关情节。张迁“征拜郎中,除谷城长。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祭,休囚归贺。八月算民,不烦于乡。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无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颂文称赞张迁为“国之良干,垂爱在民”,其门生故吏特“赁师孙兴,刊石立表,以示后昆”。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碑文受火遭损,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已失原貌,幸碑阴文字保存完好。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