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南阳汉画像石专题五:嫦娥奔月画像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21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丨八月二十一日 · 汉 · 嫦娥奔月(女娲捧月)画像石

 

 

 

 

    汉 · 嫦娥奔月(女娲捧月)画像石    

 

【时间】东汉(25-220)

【评述】

1964年出土于河南南阳市城区西关一座东汉晚期墓,现藏于南阳汉画馆。

石高60厘米,宽141厘米。左方刻一月轮,内有蟾蜍;中间人首蛇躯者多被视为嫦娥。她头梳高髻,身着宽袖长襦,后拖曲尾,双手前拱,面向月轮作飞腾状。背景中饰以星宿云气。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后因避文帝刘恒讳,“姮娥”改称“嫦娥”。东汉张衡著《灵宪》云:“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因画像石中的女子为人首蛇身,加之石刻呈毛边缺少装饰,有学者释画像内容为“女娲捧月”(“女娲擎月”),并认为该石是大幅墓顶天象图的一部分,同时存在的当有“伏羲捧日”。因该画像石在发现的墓葬中作盖顶石,属二次利用,其原始状况已难复原。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