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 《南巡碑》
【时间】和平二年(461年)
【评述】
碑原在山西灵丘县笔架山北御射台中央,1993年迁至觉山寺内。
《南巡碑》由趺、身、额三部分组成。龟趺基本完好,高53厘米,长205厘米,宽137厘米。螭首碑额断裂为二,高84厘米,宽145厘米,厚30厘米,上刻“皇帝南巡之颂”3行6字。碑身由碎块残段拼粘而成,残高120厘米,宽137厘米,厚29厘米。原碑通高应在350-400厘米左右。
碑阳现存158字,内容大致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440~465,452~465年在位,太武帝拓跋焘之孙,病逝时年仅26岁,谥号文成,庙号高宗)东出平城,巡视太行山东麓诸州,返经灵丘时与众臣在笔架山竞射后,为纪念此次巡视而“刊石勒铭”。碑阴有2300多字,载参加南巡官员的官职和姓名。
《魏书 · 高宗纪》记载拓跋濬南巡之事道:“灵丘南有山,高四百余丈。乃诏群臣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弧发矢,出山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南巡碑》为《御射碑》。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