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日历 | 九月二十三日 · 清 ·《浚河复喉碑记》
《浚河复喉碑记》
【时间】道光元年(1821)七月
【地点】浙江宁波海曙区天一阁秦氏支祠后墙游廊
【评述】
碑高184厘米,宽107厘米,厚11厘米。碑额横篆“浚河复喉碑记”6字。碑文25行,满行42字,宁绍台道陈中孚撰文,里人黄定兰篆额。因刻字浅细,碑文难识。《鄞县志》载有全文。
碑文记载寻找水喉及南宋《平则碑》发现经过道:“自唐刺史黄公晟建罗城,穿城为水道以通江,至宋而有水喉、食喉、气喉之名”。至乾隆五十年(1785),“食、气二喉略复其旧,水喉误以灵桥门内小沟当之。盖因明以来,郡县志纪载俱失其实,惟宋宝庆志图说甚明”。后派人至文澜阁查抄旧籍,始知“经东渡门南首,穴大城,穿瓮城,东出者为水喉。而吴丞相水则‘平’字亦同时掘得”。浚河经费主要由江右杨懋功中丞捐廉三千金,及陈中孚自割俸千金。“工始于月湖,提其要也;次经河,挈其纲也;次支河,理其绪也。”从嘉庆二十四年四月兴工,至道光元年七月完成。
碑文中所提“吴丞相水则”指沿海制置史吴潜于开庆元年(1259)督造的水则碑。设计者利用平水原理将碑用作调剂全城水位的标尺,并颁布“平水”测量法: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城外诸楔闸均视“平”字两横出没为启闭(参见2023年5月5日介绍)。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