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清 ·​​​​​​《御制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文》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13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 | 六月十三日 · 清 ·《御制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文》


5B682


《御制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文》


【时间乾隆五十三年(1788)八月立

【地点】福建厦门思明区南普陀寺

【评述】

碑高300厘米,宽128厘米,厚12厘米,四边浮雕龙纹。碑额篆书“御制”二字,碑身32行(按大字计),首二行题“御制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文”。

碑文前部解释平定台湾采取“
告成热河文庙”而非“告成太学”的原因:“因思热河文庙,虽承德府学耶,而予每至山庄,必先展拜庙貌;秋仲丁祭,尝遣大学士行礼,则亦天子之庠序矣。且予去岁筹台湾之事,日于斯。”之后所采取的军事行动,“筹于斯,发于斯,臻于斯,文庙咫尺,我先师所以鉴而呵护者,亦必在于斯”。碑文中间述说台湾的历史和自然环境,及清廷治理台湾过程中出现的官吏婪索之弊,“以致奸民既得藉口,更无畏心,煽诱愚民,屡形叛乱”。最后赞扬福康安、海兰察智谋勇武,率兵快速平定叛乱,及其所采取的善后措施:“三月成功,勋扬古今。既靖妖孽,当安民庶。善后事宜,康安并付。定十六条,诸弊祛故。永奠海疆,光我王度。

乾隆五十三年(1788)三月乾隆颁旨,将“
亲制《纪事语》二篇及《平定台湾功臣像赞序》一篇”,“于台湾府城及厦门二处,建碑碣三座”。其中的“亲制《纪事语》二篇”指《御制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纪事语》和《御制福康安奏报生擒庄大田纪事语》,碑文分别为25行、20行。同年六月初三,乾隆颁旨要求增刻《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文》,让百姓咸知“朕勤政爱民、明慎用兵之意”。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1FCF2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