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日历 | 七月二十六日 · 辽 ·《仁懿皇后哀册盖》

《仁懿皇后哀册盖》
【时间】大康二年(1076年)
【地点】1922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北辽庆陵之永兴陵内发现,1930年掘出,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评述】
仁懿皇后哀册有契丹小字和汉字刻的各一合。契丹文抄本最先发表于《北京天主教会杂志》1923年第118号,汉字哀册文发表于法国《通报》1933年第30卷。
汉文哀册盖纵132.8厘米,横132厘米,厚32.8厘米。册盖正中篆刻“仁懿皇后哀册”2行6字,四周刻有花纹,斜面刻冠饰生肖动物的文官形象,四角饰刻双龙纹,四侧面亦刻有花纹。
册主萧挞里(?-1076),应州(今山西应县)人,钦哀皇后萧耨斤之弟——北院枢密使萧孝穆(981-1043)长女,性宽和,姿貌端丽。景福元年(1031年)十二月兴宗耶律宗真即位,萧挞里入宫为妃。重熙元年(1032年)八月生长子耶律洪基,即后来的道宗皇帝,重熙四年(1035年)册封为皇后。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八月兴宗去世,其长子耶律洪基即位,改元清宁,萧挞里被尊为皇太后。大康二年(1076年) 三月病故,葬于永兴陵,谥号“仁懿皇后”。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