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日历 | 七月二十五日 · 辽 · 《钦爱皇后哀册》


《钦爱皇后哀册》
【时间】清宁四年(1058)迁葬于永庆陵,清宁三年(1057)十二月二十七崩。
【地点】1930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北15公里的永庆陵,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评述】
哀册由汉白玉制作,分上下两石。上为册盖,覆斗式,纵126.8厘米,横126厘米,厚28.2厘米,中间刻汉文篆字“钦爱皇后哀册”2行6字,四周刻有花纹,斜面刻顶饰生肖动物的文官形象,四角刻双龙纹,四侧面均以花纹装饰。下为册石,纵124.2厘米,横125.3厘米,厚28.2厘米,刻汉文楷书25行,行25字。周边和四侧面刻有花纹图案。
册主钦爱皇后(?-1057),小字耨斤,“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兴宗皇帝之母”。圣宗卒后,令人诬陷仁德皇后与萧浞卜(仁德皇后之弟)、萧匹敌(仁德皇后之甥)等谋乱,徙上京,害之,自立为皇太后,摄政。重熙三年(1034年)与诸弟议,欲立幼子重元。兴宗知之,收太后符玺,迁于庆州。重熙八年(1039年)又亲迎回京。清宁初,尊为太皇太后。崩后谥号,《辽史》记载为“钦哀”,石哀册上则是“钦爱”,应以哀册为准。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