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北宋 ·​《嘉祐石经》残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2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 | 三月二日 · 北宋 ·《嘉祐石经》残石


《孝经》残石1922年发现于河南开封市文庙街府学(文庙旧址)崇圣祠下,高59厘米,宽59厘米,厚20厘米。现存两列,上列21行,下列20行,内容为“五刑”“广志德”“广要道”。

《礼记》残石高92厘米,宽21厘米,厚27厘米,存字两列,内容为“王制”“表记”。1954年在开封市北门外发现。

《周易》残石有2方,一存5列半,一存6列。高166厘米,宽43厘米,厚22厘米。内容为《系辞上》。1954年在开封二中发现。

《尚书》残石高150厘米,宽86厘米,厚22厘米,存字4列半,内容为“康诰”“酒诰”。1956年在开封市二中发现。

《周礼》残石高167厘米,宽85厘米,厚20厘米。两面刻字,阳面残损严重,阴面残存五列。列30行,行10字,刻《春官大宗伯》篇中的大宗伯、小宗伯、肆师、郁人典瑞及典命职丧的部分内容。1982年发现于河南开封县陈留乡。


 ·   《嘉祐石经》残石


【时间】庆历元年(1041年)至嘉祐元年(1061年)刊刻

【评述】

20世纪于河南开封陆续发现6块残石,现藏于开封市博物馆、河南博物院。

为了正经典、立学范,宋仁宗赵祯(1010-1063,1023-1063年在位)命国子监以刻石形式刊布《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周礼》《论语》《孝经》《孟子》等九部儒家经典。刻经始于庆历元年(1041年),完成于嘉祐元年(1061年)。因用篆、楷二体书写,也称“
二体石经”;因立于汴梁(开封)太学,又称“汴学石经”。石原为长方碑形,两面刻字,每面六列,书经者有赵克继、杨南仲、章友直、张次立、谢飶、胡恢等。石经篆体瘦长,楷书方正,字画细挺匀称,具有复古气韵。

北宋灭亡后因战乱和水患,加之太学数次搬迁,石经毁弃严重。现已发现的六块残石,包括《周易》二石,《尚书》《礼记》《孝经》《周礼》各一石。除《周礼》残石现藏河南博物院外,其余均藏于开封市博物馆。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