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专题

  • 27 2020-07

    乐以治世 · 战国齐 · 石编磬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二十七日 · 战国齐 · 石编磬七月 · 乐以治世 战国齐· 石编磬 名称 石编磬 年代 战国齐 发现 1990年出土于山东淄博淄河店二号战国墓 展陈 山东省博物馆 形制 石灰石质,长度介于23-74厘米。 述评 战国石质礼乐器。一组八枚,大小相次。磬体磨光,有孔可供悬挂。编磬常被用作庙堂之上的“雅歌”伴奏,是当时礼乐文化的象征。孔子至齐国闻《韶》,曾言三月不知肉味,言赞齐乐之美。欢迎关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

  • 26 2020-07

    乐以治世· 战国 · 虎钮錞于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二十六日 · 战国 · 虎钮錞于七月 · 乐以治世 战国· 虎钮錞于 名称 虎钮錞于 年代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发现 1972年出土于重庆涪陵小田溪墓地 展陈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形制 青铜,通高47厘米。 述评 战国青铜礼乐器。形如圆筒,上宽下窄,顶上铸虎钮。虎双目前视,四爪曲张,尾上翘,呈进攻之势。錞于是古代军事打击乐器。《周礼》云,“以金錞和鼓”。錞于与鼓配合,在战争中指挥进退。欢迎关注中...

  • 25 2020-07

    乐以治世 · 战国 · 王字铜钲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二十五日 · 战国 · 王字铜钲七月 · 乐以治世 战国· 王字铜钲 名称 王字铜钲 年代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发现 1972年出土于重庆涪陵小田溪墓地 展陈 四川博物院 形制 青铜,通高29.2厘米。 述评 战国青铜礼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行军时用以节止步伐。《诗经》有“钲人伐鼓”之语。毛传:“钲以静之,鼓以动之。”钲上的巴蜀符号和文字,彰显了器主的尊贵身份。与王...

  • 24 2020-07

    乐以治世 · 战国 · 曾侯乙编钟及楚王熊章镈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二十四日 · 战国 · 曾侯乙编钟及楚王熊章镈七月 · 乐以治世 战国· 曾侯乙编钟及楚王熊章镈 名称 曾侯乙编钟及楚王熊章镈 年代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发现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 展陈 湖北省博物馆 形制 青铜。 编钟最大者通高153.4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者通高20.4厘米,重2.4千克。楚王熊章镈92.5厘米 重134.8公斤。 述评 战国青铜礼乐器,由2幅钟架及编钟构成。南架长335、高27...

  • 23 2020-07

    乐以治世 · 春秋 · 其次句鑃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二十三日 · 春秋 · 其次句鑃七月 · 乐以治世 春秋 · 其次句鑃 名称 其次句鑃 年代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发现 出土于浙江德清县武康山,同出7枚,出土年代不详 展陈 故宫博物院 形制 青铜,通高51厘米,口沿处宽19.9厘米,重7千克。 述评 春秋晚期青铜礼乐器。句鑃多出土于长江下游,为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乐器,多用于祭祀或宴享场合。腔体窄而深,横截面成椭圆形,体饰回纹和蕉叶纹,两侧鼓部铸...

  • 22 2020-07

    乐以治世· 春秋 · 鲍子镈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二十二日 · 春秋 · 鲍子镈七月 · 乐以治世 春秋 · 鲍子镈 名称 鲍子镈 年代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发现 传1870年出土于山西万荣县荣河镇后土祠旁 展陈 中国国家博物馆 形制 青铜。高66厘米。 述评 春秋齐国青铜礼乐器。上钮作双兽噬蛇形,器身铸三层乳丁与花纹相间分布。器身前方中部刻有铭文170余字,大意是:鲍子祖父鲍叔有功于齐,齐侯赐予鲍家封邑以为荣耀,鲍子借以勉励自己奋发努力,祈求祖先...

  • 21 2020-07

    乐以治世· 春秋 · 青铜甬钟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二十一日 · 春秋 · 青铜甬钟七月 · 乐以治世 春秋 · 青铜甬钟 名称 青铜甬钟 年代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发现 2003年出土于浙江绍兴市塔山 收藏 浙江绍兴博物馆 形制 青铜。通高39.6厘米,甬长14.8厘米。重10千克。 述评 春秋青铜礼乐器。甬钟是编钟的一类,即其舞面之上有“甬”,多呈柱状,舞部多为平面,甬下部有旋,可供悬挂铜钟。此钟呈青褐色,饰有蟠螭纹和勾连回纹。上刻越国鸟虫书铭文共计50...

  • 31 2019-12

    经典流传 · 清 · 灰雕獬豸

    法制文物日历丨十二月三十一日 · 清 · 灰雕獬豸清 · 灰雕獬豸 清代雕塑,现存于浙江宁波天一阁照壁之上。传说中的独角兽——獬豸,当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法制精神的一种动物。长久以来,它被视作法律公正的代言人。“法”字原写作“灋”,偏旁为“氵”,取意为平之如水,右边的“廌”,实际上就是獬豸:“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獬豸因为它的神力,被人们永久地烙印在“法”这个汉字中。历经两千余年“层累”地构造,獬豸明...

  • 29 2019-12

    经典流传 · 明 · 石雕獬豸

    法制文物日历丨十二月二十九日 · 明 · 石雕獬豸明 · 石雕獬豸 明孝陵中的石雕獬豸。孝陵位于江苏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在长618米的“石象路”上,依次布置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共24只。明清皇陵上的獬豸,已成为游客认知独角兽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獬豸样貌与汉魏早期形象大异其趣之处是,具有标志性的锐利长角大大缩短,且不再挺立,而是顺服于头顶,独角向后。欢迎...

  • 28 2019-12

    经典流传 · 唐 · 石雕獬豸

    法制文物日历丨十二月二十八日 · 唐 · 石雕獬豸唐 · 石雕獬豸 唐桥陵中的石雕獬豸。桥陵位于陕西蒲城县,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至唐宋时期,獬豸化身为一种神兽、瑞兽出现在帝王陵墓的神道上,而此时,其形象与人们习见的羊、牛等渐行渐远,反而与罕见的鹿、麒麟等更为贴近。石雕獬豸位于桥陵华表北28米处,东西各一尊。其身高2.95米、长2.90米、宽1.10米,体形硕壮,怒目露齿,身有双翼。唐代将獬豸置于陵前,取其忠勇可信、廉...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