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专题

汉 · 《景君碑》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11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十一日 · 汉 · 《景君碑》

《景君碑》碑阳拓片

《景君碑》碑阴拓片

   汉 · 《景君碑》    

 

【时间】东汉汉安二年(143年)至本初元年(146年)

【评述】
碑原在山东任城县,后移置济宁文庙。1929年移置济宁铁塔寺东的小金石馆(今济宁市博物馆汉碑室)。


《景君碑》亦称《景君铭》《北海相景君碑》。碑高288厘米,宽105.6厘米,圭首,额篆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2行排列。碑中上部有直径12厘米的碑穿。碑阳17行,满行33字,记景君殁后,门生故吏慕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功德,为之立碑铭功及服丧守墓等事。碑阴为题名和题记,计20行,均隶书。

景君,名字不详,北海任城(今山东济宁)人。曾任大名县司农、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令,因兴利惠民、为官清正,被升为益州太守,后调北海(今山东昌乐县西)任相国,于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秋季病逝。碑阴刻有行三年服者,凡八十七人,及圣典有制,三载已究等字样。据此,碑阴文字当刻于景君逝后三年,即本初元年(146年)。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