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金 ·《重立司马光神道碑》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21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 | 八月二十一日 · 金 ·《重立司马光神道碑》


《重立司马光神道碑》


【时间】皇统九年(1149年)六月二十日重刻,宋元祐三年(1088年)原刻。

【地点】山西夏县司马光祠杏花碑亭。

【评述】

碑为方形,五石并列,均高175厘米,宽89厘米,厚26厘米。其中四石为金代重刻宋《司马光神道碑》,每石17行,行41字。另一石额题“重立温公神道碑记”,左额残缺,碑身27行,记重摹宋碑经过。夏县令王庭直撰文并立石,王昭书丹并题额,司马光侄孙司马椮监刊,李屿刊字。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司马光因病逝世,享年68岁,获赠太师、温国公,谥号“
文正”。 元祐三年(1088年),为表彰司马光的大节元勋,宋哲宗敕令翰林学士苏轼撰写神道碑文,并御书“忠清粹德之碑”六字碑额,玉册官王蟠奉旨摹刻。碑文详述了司马光的家世与生平。

绍圣元年(1094年)章惇为相,议论司马光更变熙丰法度,哲宗下诏削除司马光的赠谥,毁所赐碑。因额为御书,龟趺甚巨而幸存。断碑后没于土中。金皇统八年(1148年),新任县令王庭直拜谒司马温公祠,见龟趺处生一杏树,枝繁叶茂。“
感杏蟠龟趺之异”,他命人将断碑从树下挖出,碑文已剥蚀难辨。第二年,王廷直依宋碑原拓重新摹刻,僧人圆珍等筹资建“温公神道碑堂”加以保护,以祀名宦。新刻碑也被称为“杏花碑”。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