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西周 · 兔纹觯、兔首觯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25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丨一月二十五日 · 春节特辑

西周 · 兔纹觯、兔首觯


 

 

 

 

 

 

 

【时间】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评述】

兔纹觯,1964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北窑西周墓,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器高13厘米,口径6.9厘米,腹径8.5厘米。颈部两道弦纹间饰写实性兔纹。兔作半蹲踞状,长耳斜竖,短尾翘起,圆眼,口微张,正俯首吃食,刻画细腻。内底有“”字铭,故也称戈觯。

兔首觯,原称龟首觯,出土于山西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倗国墓地2002号墓,现藏于山西青铜器博物馆。

 

觯是酒器,形似尊而小,呈圆形或椭圆形,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多见于商周时期。商代后期青铜觯多作为觚、爵组器的陪衬。西周早期,觯逐渐取代觚,作饮酒器。《礼记·礼器》言:“尊者举觯,卑者举角。”郑玄注:“凡觞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西周中期觯逐渐向细高、大喇叭口的方面发展,因不适宜饮酒而逐渐衰落。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