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渚文化 · 玉琮
名称
玉琮
年代
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
发现
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
展陈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形体
玉制,高22.2厘米,宽6.9厘米,孔径5.1-5.6厘米。
述评
玉礼器,分十节,每节各有四幅简化人面纹,其中一面的上部阴刻一神人图案。此器在材质、刻工、形制、纹饰上与金沙遗址出土的其他玉琮不同,却与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相似,说明两地在较早时期存在交往。有学者推测,这种长形玉琮是中国东部沿海早期族群之间进行联盟的礼器。而金沙长琮可能是联盟部落后裔携带至成都平原。

名称
玉琮
年代
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
发现
1958年征集
展陈
中国国家博物馆
形体
碧玉制,高49.7厘米。
述评
玉质礼器,共19节,是目前国内所见最高的玉琮。器体四面的兽面纹已经高度符号化,近顶端阴刻有日月纹图案。日月纹图案是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的代表性徽号,此器或可说明两区域间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