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南宋 · ​​天文图碑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15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丨四月十五日 · 南宋 · 天文图碑

【名称】天文图碑

【时间】南宋淳祐七年(1247)刊刻
【地点】江苏苏州文庙

【形制】高216、宽109、厚30厘米

【评述】宋代石刻星图。额横题“天文图”。南宋绍熙元年(1190)黄裳绘制,淳祐七年(1247)王致远立石。 黄裳(1146-1195),字文叔,隆庆府普成 (今四川剑阁)人,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绍熙元年(1190) ,黄裳作成《太极图》《三才本性图》《皇帝王霸学术图》《九流学术图》《天文图》《地理图》《皇帝绍运图》和《百官图》等“八图”进献嘉王赵扩(登位后为宁宗,1194-1224年在位)。淳祐七年(1247),王致远将黄裳“绍熙八图”中的四图刻在碑上,今存《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碑分为星图与图说两部分。星图直径约91.5厘米,按照传统的“盖图”方式绘制。图以北极为中心描绘天体形态,重点绘出了内规、外规、黄道、赤道、银河等内容,总计绘有星座280个,星数1430颗。图下方说明共41行,满行51字,叙述太极、天体、地体、两级、赤道、二十四节气等内容。宋代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恒星观测,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四次,即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恒星观测,石刻天文图以此次观测为蓝本。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