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五代 · 蜀石经残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30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丨六月三十日 · 五代 · 蜀石经残石

四川博物院藏蜀石经《诗经》残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蜀石经《仪礼》残石

 

上海图书馆藏蜀石经《毛诗》残碑拓

  五代 · 蜀石经残石  

 

【时间】五代

【评述】
1938年出土于成都,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后蜀广政年间(938年~965年),在宰相毋昭裔的倡议下,始刻儒家经典,以唐代大和本为底本,由书法家张德昭、孙逢吉等手写上石。其中《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等10种刻于广政年间;《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刻毕;《孟子》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才告完成。13部儒家经典刻石计历时186年。因始刻于广政年间,通称“广政石经”;也因当时立于蜀郡最高学府——文翁石室,亦称“蜀石经”或“石室十三经”。该石经既刻经文,也刻注文,体例严精,对儒学“十三经”的定型有重要作用。由于战乱,石经在南宋晚期亡佚。
现存的蜀石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海图书馆藏蜀石经《毛诗》残碑拓(黄丕烈旧藏)、国家图书馆藏蜀石经残拓(刘体乾旧藏)、近代所出蜀石经残石。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