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治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清 ·《飞云渡详拨官田岁修官船碑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09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 | 二月九日 · 清 ·《飞云渡详拨官田岁修官船碑记》

1153FB

A09A4

《飞云渡详拨官田岁修官船碑记》


【时间乾隆四年(1739)八月立

【地点】原在浙江瑞安市瑞安中学食堂水塔旁,现存玉海楼

【评述】

碑高232厘米,宽86厘米,厚12厘米。圭首,额横题“奉宪立石”,两侧圆框内饰飞雀图案。碑身20行,首行题“飞云渡详拨官田岁修官船碑记”。


飞云渡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的飞云江在温州市瑞安市城区附近的一处渡口,亦是飞云江最大的渡口,明清时为浙闽交通要津。明弘治《温州府志》载,“五县津渡六十处,惟乐清馆头江渡、瑞安飞云渡为险”。


碑载“飞云一渡,实为浙闽通津、商民孔道”。而地方奸民网利,“自创私渡船只,满载人货,驾至中流,停桡索值,不厌不休”。雍正九年(1731),天王寺僧宗义“愿创义渡,募建慈航,自捐施田一百亩,又募田三十亩,收租完公外,余租所入,积价买尽私渡船二十七只,拆朽修损,共成义渡船二十只,分泊南北两岸。议定每船定额载三十人,载货一担即算一人,给钱一文以为水手工食,具载原详,另行勒石”。


由于江潮汹涌,船遭冲击易损,岁修费用凭私捐难以为继。雍正十三年(1735),“闽浙督宪郝经临此区,士民曹廷辅等公呈,请将瑞邑四十五都涂田拨给收租,资助修葺”,寺僧宗义“亦赴省上陈,正与宪批符合”。至乾隆四年(1739)五月咨明户部,“将在官涂田二百四十亩改给义渡收租,助充岁修,饬行立石渡口,以垂永久”。碑文并录督宪批示僧宗义的呈文,注明“请咨立案”。碑尾小字刻 “征造岁修恩赐官田飞字义船十只,僧捐募田云字义船十只”,明确官私资助的主要用途。


碑另面为记事碑,额题“恩留义渡”。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2C0EA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