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治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清 ·《昭兹来许碑》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07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 | 二月七日 · 清 ·《昭兹来许碑》

78AD6

64CFE

《昭兹来许碑》

【时间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

【地点】山西蒲县柏山东岳庙

【评述】

碑高90厘米,宽41厘米。碑身两面刻。碑阳额竖题“昭兹来许”4字,两旁分刻“”“”2字。碑身有裂痕,个别字缺失。碑文15行,邑廪生曹帝器书。


此碑虽刻于乾隆十七年(1752),但却述及乾隆八年(1743)因社首即捐资刻碑人曹夏器“所托非人,骗银误戏,暂觅本县土戏以应其事”,而致十社首共同摊赔一事,并以此为例,确定未来献戏规则:“有失误神戏者,不得开销公项分文,悉照八年为例”。恐时久例废,曹夏器特捐银二两“会合诸纠首,公议勒石为记”。乾隆八年失误事曹夏器承担主要责任,但诸社首也负担连带责任,表明村社酬神献戏等重要事务是由集体商议决定,因此过失责任也共同承担。碑额题“昭兹来许”,蕴涵前人立规后人遵守之意。


碑阴为乾隆十八年(1753)六月《东山置地碑记》。额题“东山置地碑记”。详列所置地亩情况,及公议租银收取、使用规则。邑庠生曹景苏等公立,邑拔贡生曹帝器书。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2C0EA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