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华夏南方地区的族群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礼记·王制》载:“南方曰蛮。” 《说文解字》云:“南蛮,蛇种,从虫”。
《易·系辞下》言:“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龙未升天时,其与蛇习性相同,蛰伏于泥土,故有“龙蛇泥蟠”之言(《后汉书·张衡传》“中遭倾覆,龙蛇泥蟠”)。蛇获得神性后也可腾云驾雾。西晋傅玄赞颂灵蛇的神奇道:“嘉兹灵蛇,断而能续。飞不须翼,行不假足。上腾云霄,下游山岳。逢此明珠,预身龙族。”(《全晋文》卷46《灵蛇铭》)唐虞世南更有“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的名句(《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


西汉·蛇钮“滇王之印”金印 ,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

西汉·鎏金双人踏蛇盘舞扣饰,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

西晋·蛇钮“蛮夷侯印”金印,湖南平江县梅仙镇钟家村出土

南朝·玄武画像砖,河南邓州许庄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唐·青瓷蛇俑,湖北武汉出土

辽·动物玉佩,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明·鎏金铜玄武,湖北省博物馆藏

明·金大鹏金翅鸟,梁庄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