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蓝根 图/李雪梅
作为 2021 级历史文献学专业的新生,9 月 13 日刚在石刻文献研读班上以“被遗忘的角落——大足石刻法律碑石初考”为题与学友进行了分享,没成想仅仅几天之后的 9 月 17 日,“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就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了帷幕。尽管年少时曾有幸造访过大足石刻,但特展的现场感、科技感,还是给我带来了极大震撼。
师生参观留影
大足石刻 3D 动态影像展示
大足石刻营造大事记,以时间轴的形式,条列出大足石刻的营造史。
大足石刻是对重庆大足县境内石窟造像的统称。造像以佛教为主,兼融儒、道,具有分布范围广(县城西南、西北、东北共计 23 处)、跨度时间长(从唐前中期到南宋中期为发展高峰,明清时期仍有延续)、规模大(石刻 40 多处、造像 5 万余尊)、保存较完整等特点。
大足地区石质多为砂岩,易于雕刻;唐后期诸帝多次至蜀地避乱,给当地带来大量能工巧匠;加之“蜀中无大乱”,唐以后历朝官吏、僧道、殷实人家相继来此捐资舍财……在诸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大足石刻这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也被列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三皇洞(图片)
父母恩重经变相(图片)
华严三圣像(图片)
原像位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南岩东端。中为毗卢舍那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二菩萨,三尊像合称“华严三圣”。像总高 7 米,头顶崖檐,脚踏莲台,袈裟皱褶舒展自如,气势庄严。
此次特展共展出文物计 82 件(套),包括 66 件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以及 3D 打印复制品、线描图、修复工具和图片等。展厅色调以灰色与红色为主,空间布局贴近原貌,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展览由四部分组成,脉络清晰。第一个部分为“发现之旅”,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大足石刻“被发现”的历程。自清嘉庆年间考据学家、大足知县张澍发现后,这座艺术宝库的大门逐步向世人敞开。第二个部分“蜀道大足”,通过佛道造像文物及图片(含3D 动图), 突显出了大足石刻“三教合一”的特色。保存完好的南宋释迦牟尼像,为宋代石刻精华之作,也代表了西南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被称为大足石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第三个部分“镌岩妙相”为展览的精华,重点展示了大足石刻的区域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如发现于北山石窟第 103 号的《古文孝经碑》,意义非同寻常。第四个部分“承故焕新”,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对大足石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代表事件为持续数年的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获得圆满成功。
北宋·三官大帝之一(右侧)
大足大钟寺遗址出土,头缺失。佛像身着圆形翻领宽袖服,双手执笏,倚坐于台座上。该像铭文模糊,但因与大钟寺第 9 号造像尺寸、造型相似,当为三官大帝中的天官或水官造像。 铭文载刻于北宋嘉祐七年(1062)。
南宋·释迦牟尼像
高143 厘米,基座高40厘米,原置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莲台基座上,僧衣如绢似绸,身躯微微前倾,双目下视,饱含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是宋代佛像的典范之作。
南宋·勾栏童子图、妇人启门图、双女侍座图
此类石刻在南宋时期分布较广, 在四川地区的多处墓葬、石刻中均有发现,具有较强的写实性。
南宋·柳本尊像
高 125 厘米,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柳本尊姓柳名居直,信众尊称为“本尊”,自创四川地区金刚界瑜伽部密宗(也称“川密”或“柳教”)信众甚多,在当地影响较广。
南宋·观音坐像
高 188 厘米,原置于宝顶山小佛湾石窟。台座高而宽大,像端坐,双手拢于袖中置于腹前,双目微垂,面容祥和。台座两侧刻题记:“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为彼散乱人,故现如是相。”由此可知该像为观音禅定之相,也称入定观音像。此类观音造像出现于北宋晚期,主要受到禅宗影响。
由于专业的关系,我们对文字铭刻更为关注,《古文孝经碑》自然成为我们访察的重点。1945 年,杨家骆率团考察大足石刻时,在北山石窟发现了一块极其重要的石碑——范祖禹所书二十二章之《古文孝经碑》。《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成书于秦汉之际,后世注解者众多。汉代《孝经》有“今文”“古文”二种版本。唐玄宗颁行《石台孝经》后,今文盛行而古文闇寂。至宋代,秘阁中藏有“郑氏”“玄宗”“古文”三本《孝经》,但“古文”有经无传,为此,北宋司马光特作《古文孝经指南》,范祖禹作二十二章之《古文孝经》,南宋朱熹又删并成《孝经定本》,亦称《章庐孝经》。宋代以后,《古文孝经》不传。此碑的现世,让湮没了 800 余年的二十二章《古文孝经》重见天日,被马衡称为“寰宇间仅此一刻”。而此碑跻身于有“唐宋石雕艺术陈列馆”之称的北山佛教造像的龛窟之间,说明儒家孝道与佛教义理在当时是并行不悖的。援儒入佛,将孝行圆融于佛教石窟造像,也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特色之一。
南宋·《古文孝经碑》
位于大足北山石窟第 103 号,现存 1620 字,刻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89)。《孝经》通过孔子与弟子之间一问一答的形式,阐述儒家有关“孝” 的基本主张。
南宋·圆龛佛像
“龛”最早指龙,《说文解字》言“龛,龙貌也”。佛教传入中国后,“龛”意以崖为室、安置佛像之所。此像雕刻细致,形态灵动,惜左右圆龛部分残毁。
明·石雕香炉
原位于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石窟。香炉重约 500 公斤,整体镂空雕刻,饰龙、云、花卉、双狮戏球等图案,刻工精湛。
明·真武大帝像
高101厘米,原位于大足县金山镇杨施庙。真武大帝披发戴箍,身着甲胄战袍,腰束革带,脚踏龟蛇,端坐于方座上。该造像造型优美,代表了明代西南地区的造像水平。
国博之行虽然收获满满,但读万卷书者更当行万里路。由于此次特展仅选取了大足石刻中的少部分精华,对于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前世今生、文物细节及其精神内核等还远远不够。知行合一的石刻文献研读之路刚刚起步,我们已然踏上征途。
现场切磋
唐·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图片)
原龛位于大足北山佛湾石窟第245号。龛高4.7米,宽 3.74米,深 1.05米,开凿于晚唐。龛以中部“西方三圣”为中心,上部为“净土”盛景,下部雕刻“三品九生”及“末生怨”故事,左右侧凿“十六观法”,刻工精湛。总计刻像560余尊,器物400余件,经幢和楼阁等建筑42座,被誉为“晚唐最为精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