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图读懂“世道之理乱,王统之离合”
法制文物,是古代法律制度的见证和记录。中国古代有过什么样的法律制度,就会留下什么样的法制文物。从物的角度追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生成演变,既形象生动,也充盈着新知、新趣。
当我们亲临新发现的考古遗址或置身国宝荟萃的博物馆,环顾琳琅玉器、庄严礼器、凌厉兵器,不禁会思考它们与法制的关联,同时也会追问,“礼源于祭祀,刑始于兵”的中国古代法制起源路径能够通过文物展现吗?中华法系的“德主刑辅”“礼刑合一”等特色,是否会物化为器物?中国厚重的古代文化遗存遗物,到底能揭示怎样的法制演变格局?
南宋
本期为第二十五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出自南宋的三组文物:帝王绍运图、“转官”帔坠、“行在会子库”铜版。不少历史学家都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最为昌盛的朝代,东京梦华名垂千古。不知从法制文物中,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一点?
壹、南宋·帝王绍运图
【出现时间】南宋淳祐七年(1247)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苏州文庙。
【文物介绍】古代帝王世系表。南宋绍熙元年(1190)黄裳绘制,淳祐七年(1247)王致远立石。黄裳(1146-1195),字文叔,隆庆府普成 (今四川剑阁)人,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绍熙元年(1190) ,黄裳作成《太极图》《三才本性图》《皇帝王霸学术图》《九流学术图》《天文图》《地理图》《皇帝绍运图》和《百官图》等“八图”进献嘉王赵扩(登位后为宁宗,1194-1224年在位)。淳祐七年(1247),王致远将黄裳“绍熙八图”中的四图刻在碑上,今存《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
碑上端横题“帝王绍运图”五字,碑身上图下文。图分左、中、右三路。中路列五帝、夏、商、周、秦、汉、新莽、后汉、晋、魏至大宋等世系传承,右路列“春秋十二国”“东晋夷狄杂处中夏”的帝王世系;左路为“秦六国”“五代僭伪”的帝王世系,历时3500余年,凡195君。下部图说36行,满行16字,评述了古代“世道之理乱,王统之离合”的历史兴衰,赞颂了宋太祖、太宗立国建功的业绩。王致远刻碑时,当对黄裳原图略作增补,增刻“今上皇帝”等内容。
贰、南宋·“转官”帔坠
【出现时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出土&展陈】1990年出土于福建福州茶园山南宋墓,现藏于福州市博物馆
【文物介绍】银鎏金佩饰,系于霞帔下端。滴珠形边框,两面纹饰相同。框内上方刻有“转官”二字,下方系“转官毬”。转官意为升迁官职。宋朝升迁官阶考核手续复杂。幕职州县官升阶为京朝官须经改官磨勘,京朝官系列内升阶须经转官磨勘,简称转官。元丰改制后,京朝官有30阶,三或四年一磨勘。官阶代表官员的资历,决定官员的俸禄、恩荫、封赠等基本待遇。霞帔作为礼服出现在北宋,属命妇之特赐。
叁、南宋·“行在会子库”铜版
【出现时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出土&展陈】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介绍】南宋纸钞青铜印版。版面为竖长方形,长17.4厘米、宽11.8厘米。正中横写“行在会子库”,上部左侧刻“大壹贯文省”,右侧刻“第壹佰拾料”。中部方框内刻防伪赏格:“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壹仟贯。如不愿支赏,与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首,特与免罪,亦支上件赏钱。或愿补前项名目者,听。”字均反刻。下方为山水花纹图案。
“行在”指当时的首都临安(今杭州),“会子库”即会子务,是主管会子印制的机构。“会子”之名出现于北宋,是一种取钱物的凭证。南宋朝廷发行会子的时间为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钞版上所铸货币防伪管理条令,也借助纸币的流通而得到传布。
宋朝法制:立法技术与司法实践并进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拥军进入开封,迫使后周恭帝禅位,结束了五代乱世,开启了前后国祚长达三百多年的宋朝。
宋朝法制可以看作唐朝和五代法制的延续,尤其是在立法上,充分延续了编敕和刑统的技术方法。
北宋建隆四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命窦仪等人编纂了《宋建隆重评定刑统》(简称《宋刑统》),以雕版印刷颁行全国。《宋刑统》也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刊印发行的法典。不过,《宋刑统》在内容上没有太大的突破,基本是唐以后各朝法律的总结。
相比《宋刑统》“终宋之世,用之不改”近乎僵硬的稳定性,编敕作为更灵活的立法方式,成为宋朝法制重要的补充。宋朝编敕非常频繁,几乎每个皇帝即位都会进行编敕,各地也会进行编敕。据记载,宋朝共产生了180多种编敕,与刑统并行,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
宋朝也涌现了大量精通律学和司法实践的人才,比如主持《宋刑统》编纂的窦仪、有“包青天”之称的包拯、著有《折狱龟鉴》的郑克、著有《洗冤集录》的宋慈、发表《纵囚论》的欧阳修等。这充分说明了宋朝在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层面的发展。虽然宋朝在政治和军事上为后世诟病不少,但在法制上仍有长足的进步。
(本文首发于“无讼研究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