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武乃玄蛇、龟武之化身,源于古代星宿崇拜,指二十八宿中的北方玄武七宿。汉代之前,玄武多表现为神龟形象。《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汉代以来,作为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玄武频频现身于瓦当、壁画、砖雕中,且多被描绘为“龟蛇纠盘相扶”的图案,日后逐渐成为道教崇奉的大神。
宋真宗迷信道教,因避宋圣祖赵玄朗之讳,将“玄武”改名为“真武”。元大德七年(1303)真武大帝被封为“元圣仁咸玄天上帝”,成为北方的最高神。明朱棣视镇守北方的玄武为其护佑之神,称帝后特加封其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使真武崇拜达到高峰。

东汉·四神墓门,陕西绥德出土

汉·玄武瓦当,故宫博物院藏

汉·玄武瓦当,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魏晋·玄武画像砖,甘肃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隋·玄武画像石,故宫博物院藏

唐·玄武图壁画,唐韩休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宋金·玄武壁画,山西阳曲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元明《龟蛇碑》,陕西铜川市药王庙,元潭真君书,明正统十三年重刻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