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凤清声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雏凤清声 > 学生习作 > 正文

与“二十四孝”的再次相遇——首都博物馆观展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13 阅读数:

与“二十四孝”的再次相遇——首都博物馆观展记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  宋贝贝



儿时的夏夜,晚风习习,我与祖父在庭院里乘凉。遥望漫天灿烂星光,祖父总是独具慧眼,撷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明珠,为我解读诸如“二十四孝”之类的故事。近二十年过去,时光荏苒,岁月已磨平许多记忆。“香九龄,能温席”带给我彼时的感动却仍历历在目。就在上个月,我初来北京求学,祖父在家乡溘然长逝。千里奔波,归家见到的却只有冰冷的棺椁,棺木上精致的雕刻生动地展示着“二十四孝”的传说,那个曾给我讲故事的人却永远离开了我。孝的宏愿早已于心头生根,我却忘记了时间的残酷,忘记了生命的脆弱,子欲养而亲不待啊,侍奉膝下的心意便只能在梦中践行了。

首博之行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那一件件有幸存世的珍品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来自它们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仿佛在跳跃一个又一个时代。几乎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清代的彩色木板二十四孝条屏,那一段段感天动地的故事透过玻璃橱窗正向后世的人们娓娓道来。望着它历经岁月却色彩依旧的模样,耳边响起的是祖父的点滴教诲,不禁泪流满面。与“二十四孝”的再次相遇令我唏嘘感慨,这一次,我想通过那些故事去探寻它们背后的内涵。



一、“二十四孝”的形成历史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是封建道德所宣扬的五伦之首、百善之先。为了维护封建宗法秩序,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孝奉为国家意志,采取各种措施来推行孝道。统治者们往往从社会舆论入手,把孝树立成社会各阶层的行为规范,通过树立道德楷模、编写伦理故事并推而广之以求教育民众,“二十四孝”便产生于“敦风化俗”的过程中。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的观念一般被认为起源于商周时期,后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先师曾系统地阐述过孝的内涵。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孝”逐步形成了孝文化,在百姓中口耳相传至今。同时,尊老养老之孝的风尚一直为统治者所推崇,是其有利于统治民众的教化工具。

“孝”的基本内涵是“养”和“敬”二字。自汉代起,就出现了记录孝子孝行的文字和描绘孝行的图像。这些图像历经两千年,不断地丰富演变,最后内容与形式都基本确定,即为后世所熟悉的二十四孝故事和图像。


 

“二十四孝”有多个版本,收录的故事也不尽相同。在传统的木雕、砖雕、石刻和刺绣上,常见有关“二十四孝”的图案。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范泓编《典籍便览》所收元代郭居敬辑录的《全像二十四孝诗选》。通过阅读叶涛的《二十四孝初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我收获良多。

郭居敬,元代人,居住在福建延平府尤溪县,他是一位典型的孝子,双亲去时哀毁过礼。他选辑虞舜以下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为每个故事配上一首诗,用来做儿童的启蒙读物,“二十四孝”的名称便由此得来。明末,有人在原有二十四孝的基础上增删编订成《二十四孝日记故事》。《日记故事》所确定的二十四孝的内容以及以四字句命名篇名的形式,为后来绝大多数二十四孝故事刊本所继承,成了妇孺皆知的通行模式。



二、“二十四孝”内涵初探

今天关于“二十四孝”故事的排列次序来自于清代的同治刻本《二十四孝图》,这个版本初刻于道光十三年,重刊于同治年间,是故称为同治刻本。这个次序依次为:1、孝感动天;2、亲尝汤药;3、啮指心痛;4、单衣顺母;5、为亲负米;6、鹿乳奉亲;7、戏彩娱亲;8、卖身葬父;9、为母埋儿;10、涌泉跃鲤;11、拾椹供亲;12、刻木事亲;13、怀桔遗亲;14、行佣供母;15、扇枕温衾;16、闻雷泣墓;17、恣蚊饱血;18、卧冰求鲤;19、扼虎救亲;20、哭竹生笋;21、尝粪忧心;22、乳姑不怠;23、弃官寻母;24、涤亲溺器。根据学者的研究,孝子的身份先帝王,再圣徒,后为历朝孝子,有其内在的编排逻辑。由此,上至帝王显贵,下至贫民寒士,从谈古论今的文人学者,到目不识丁的乡野樵夫,“二十四孝”无不囊括。孝子的身份广泛地代表了社会各阶层,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孝”作为封建专制的工具,已不仅是反哺双亲的家庭道德,更变成统治者处理尊卑等级关系的普遍准则。各个社会阶层都把“孝”作为行事准则,孝道蔚然成风。因此,《礼记·祭义》中这样写到:“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这种以孝之名的统治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孝”的核心内涵,曾对民众身心造成摧残,这便是后话了。


通过分析“二十四孝”中孝子们恪尽孝道的方式,我有以下发现:这些孝子们通过自我牺牲以反哺事亲,有的是苛待身体(卧冰、尝粪、温被、恣蚊),有的是放弃自己的尊严与地位,有的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另外还有令后世学者批判的牺牲其他家庭成员来孝亲的行为(如为母埋儿)。这些行为虽出自事亲孝亲的真心诚意,却因实现方式的残忍令无数学者口诛笔伐,甚至鲁迅先生这样评价“戏彩娱亲”:“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诚然,“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为现世文明所不能容忍的糟粕,也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封建迷信情节。在故事中,大凡孝子精诚所至,总有天意来成全其孝心,普通的生活罩上神灵的光环,令人们心向往之。但在我幼时所听到这些故事时更多的是感动,是悲悯。在古代,人们生活疾苦,之所以出现那种为后人所不能想象之牺牲,正是由于孝子们家门贫寒、身无长物,困窘之际尚不忘真诚地孝敬父母双亲,这种德行岂不是更加弥足珍贵吗?



三、“二十四孝”对当代中国的借鉴

文物见证了历史,除我在首都博物馆见到的“二十四孝”条屏外,全国各地还有大量绘有养老图案或寓意养老的器物,如1958年,河南郑州荥阳河土村东汉墓中出土两件彩绘陶仓楼,绘有养老图;山东泰山、四川德阳和彭县等地出土有养老图的汉代画像石;在武威等地出土的大批汉代简牍,包括“王杖简”和“王杖诏令册”,主要记载了养老尊老……这些穿越历史尘埃向我们讲述过去的文物是古代养老敬老风尚的真实写照,为后代学者们研究中国古代养老敬老的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且真实可靠的材料。而从古至今,孝顺、尊老一直是社会倡导的良好风尚,以史为鉴,将对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流。



“二十四孝”之所以能长久流传,除文章一开始所述的为统治者推而广之的“敦风化俗”之功效外,更多的是它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与尊崇。“二十四孝”的精神内核是:真心诚意孝敬父母,使父母健康、快乐、幸福。也正是如此,它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不断发展,培养了华夏儿女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传统美德,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现代的中国,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精神层面的虚无日益凸显,对父母出言不逊乃至实施暴力、将年迈的父母赶出家门……,在当今社会看来绝非个例。所以,摒弃“二十四孝”的糟粕,取其精华,发扬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新孝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