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课堂·资讯 > 讲座 > 正文

讲座回顾丨汉字文化圈与华夏融合——汉字何时过长江?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02 阅读数:

讲座回顾丨汉字文化圈与华夏融合——汉字何时过长江?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昭容研究员

 

2018年4月26日,我校名家论坛第201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9会议室举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昭容研究员带来了一场题为“汉字文化圈与华夏融合——汉字何时过长江?”的精彩演讲,与谈人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郭永秉教授。本次论坛由科研处主办,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赵晶副教授主持。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学院、法律史学研究院、人文学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陈昭容研究员本次演讲的内容主要是以青铜器的出土地理分布为基础。首先通过两周的四至变化、华夏与夷狄概念的变化以及“亲”与“顽”概念的变化说明异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以及各种概念、边界的开放性。其次以嬴秦及邾曹为例,谈族源构建,又以绛县横水倗伯夫妇墓为例,讨论异族通婚,再以徐方为例,探讨东夷大邦没有使用汉字的现象,分别涉及族群融合的方式以及当时汉字的使用范围。接下来又讨论了分辨族群的方式,如“同姓不婚”原则、墓葬的形式及特征等皆可以作为区分族群的主要依据。最后论述了商周时期汉字文化圈的扩大趋势,通过汉字的存否、形制与样式的模仿等,展现中原地区青铜文明对周边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西周时长江与淮河的下游都没有使用汉字,汉字在春秋以后才“过长江”。在演讲过程中,陈昭容研究员以大量的有铭铜器出土地的分布图及精美的文物图片,生动地向听众展现了疆域变化、墓葬形制、族群融合以及汉字文化圈扩大的过程。

 

 

演讲结束后,赵晶副教授作了简单总结,提示大家本次演讲的内容其实涉及了区域社会史研究者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华德英提出的意识模型理论、族群建构的标签、祖先记忆等,这就说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并不局限于明清史研究,先秦研究同样能够进行回应。郭永秉教授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角度进行点评,补充了祖源建构的例证,还指出戎狄也是推动华夏民族历史进程的主体。最后,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徐世虹教授也分享了一些感受,认为本次演讲提到的概念界定、文化传播等问题也同样适用于法制史研究。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