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民国 · 杨增新神道碑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31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三十一日 · 民国 · 杨增新神道碑

 

 

【名称】

杨增新神道碑

【时间】

民国十九年(1930)立

【评述】

杨增新(1864-1928),字鼎臣,云南蒙自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甘肃中卫知县、河州知州、新疆阿克苏兵备道、镇迪道尹兼提法使、督军、省长,授衔阗威上将军。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杨增新宣布易帜归附,7月1日就任新疆省政府主席,7月7日被政敌刺杀,时年66岁。其灵枢于民国十八年(1929)借道西伯利亚东运至北京,葬于北京昌平区沙河镇南沙河北侧。原墓址在八达岭高速东侧辅路处,因修建高速路,神道碑向东迁移。
碑龙首龟趺,纹饰精美。额题“阗威上将军碑”。碑文2500余字,清史馆编纂、国史馆总纂新城王树枏(1851—1936) 谨撰,四川巡按史巴县陈廷杰书丹,陕西巡按史米脂高增爵篆额。碑首题“阗威上将军一位新疆省政府主席兼边防督办蒙自杨公神道碑”,落款“中华民国十九年一月”。碑文详载杨增新的生平,任官简历,及抵御外侵、稳定边疆的功绩。新疆督军署大堂写有楹联一对:“共和实草昧初开,羞称五霸七雄,纷争莫问中原事;边庭有桃源胜境,扭率南回北准,浑噩长为太古民。”反映了杨增新在军阀混战之际的治疆策略。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