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宣纸附着于碑面之前,先喷上适量的水,让纸达到微微潮湿的程度;宣纸与碑面贴合后,再用棕刷在纸上来回平刷几遍,将空气挤出,使宣纸与碑刻紧密无间;然后,用拓包蘸上黑或红的墨汁,往纸上有节奏地拍打按压。按压力度要适当,没有碑文的地方也要按压到,最后将宣纸揭下,就成为一幅完整的拓片。
3月10日下午,在“法度与气象——在碑刻中遇见盛唐”展览开幕式上,《法治周末》记者看到了上述传拓技艺的整套工序。
将禁令、规范、公文、契约和讼案等铭刻于青铜器或石碑上,公布彰显,以备查考,以垂久远,是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一个重要传统。
传拓,则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拷贝出来的传统技艺。
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整个传拓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讲究力度与技巧,稍有不慎,宣纸破了,就要从头再来。不过,有经验的传拓者也有补救方法,“取部分宣纸铺在破的地方,再次贴合、拍打,修补后几乎看不出来”。
据了解,此次碑刻展由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大传统法治文化创新发展基地共同主办。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秀云、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蒋浩、中国政法大学沈家本研究中心教授沈厚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黄正建、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侯欣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力等参加了开幕式。
李秀云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碑刻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她还介绍,从2017年开始,校党委宣传部与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就共同打造“法律碑刻与传拓传统文化育人平台”。他们创造性开展“碑石课堂”教研体系研究与实践,并实施“传统法制文明唤醒计划”。
图为“法度与气象——在碑刻中遇见盛唐”展览开幕式上工作人员展示传拓技艺。 郑超 摄
在碑刻中发现盛唐法制
6年来,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李雪梅教授带领团队在京内外举办过多场不同主题的碑拓展,甚至还将展览办到了挪威,成为传统法律文化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
“法度与气象——在碑刻中遇见盛唐”展览是系列主题碑拓展的第10场,展览聚焦唐碑主题,仍以碑刻为载体,共展出展品50余种,时间则贯穿初唐、中唐和晚唐整个时期,意图展现唐碑中的“盛世之光”。
在李雪梅看来,大唐盛世是一种综合体现,表现为整个社会对法度的自觉追求。展览通过国家典制、日常行政、宦海沉浮、婚丧嫁娶、中外交流、人物象形等专题,让观众近距离感知大唐的法度尊严、贤君名臣的治国理想、书法的持久魅力,以期进一步激励师生崇法尚德,谱写新章。
而展览“迷宫”式的设计意图再现唐代长安城的棋盘式布局,展品中的师生研习成果诠释了法大教研相长、研学互动的特色。
李雪梅进一步介绍,唐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座高峰。作为享誉世界的强盛国家,大唐以其成熟的法制建设、兼收并蓄的开放风格、雍容恢宏的气度,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碑刻艺术发展到唐代,也呈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一座座丰碑巨刻,昭示着千年前的繁盛。
据了解,本次展品中,既有彪炳千古的《孔子庙堂碑》《多宝塔碑》《玄秘塔碑》《大秦景教碑》,也有以制、诏、敕、册、诫、牒等为代表的法律碑刻;既有传世名篇,也有新出土的《封武承嗣册书》《封宛嘉宾制书》《苑嘉宾墓志》《上官婉儿墓志》等。
这些碑拓来自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兼具历史价值、文献价值、艺术价值,呈现出绚烂多姿的唐代碑刻之深厚底蕴。
81万字的碑刻考察“秘籍”
在展厅一角的书柜里,陈放着系列碑刻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屡获学术奖项的《碑刻法律史料考》《法制“镂之金石”传统与明清碑禁体系》,也有新近出版的《昭昭千载:法律碑刻功能研究》《中国古代石刻法律文献叙录》以及《古代法律碑刻研究》论文集等。
这些成果也奠定了李雪梅的学术团队在石刻法律文献研究上的学术领先地位。
1998年,李雪梅调入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当年就认定了这个“几乎没有人做”的研究方向。二十余年来,她带领学生亲访碑石,遍览志书,掌握了八千余种古代法律碑刻的线索,并于2020年将这些碑刻的基本情况汇成81万字的《中国古代石刻法律文献叙录》,作为考察核实工作的“秘籍”。
许多人通过研读史料研究碑文,但李雪梅却更注重实地访碑,她每年带队去各地调研,搜集第一手资料。2015年、2016年是访碑的高峰时段,两年间带学生集体访碑多达49天。即使在过去3年,考察也未曾中断,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碑刻富藏区,留下了师生并肩而行的身影。考察中,老师边拍边讲,学生边走边记,建筑布局图、碑刻位置图、法律碑刻数目等了然于心。
考察结束后不久,学生手绘的碑刻分布示意图便惊艳出场。展厅现场,各类学生手绘作业也颇为吸引目光。可以说研习加考察的模式,既加深了师生情谊,也培养了学生的好古兴趣,更激发了研究的潜能和创造力。正如一个学生考察后的心得所记:“回望时才发现自己与历史是如此的靠近。不仅仅是因为站在这片历史悠久、故事繁多的土地之上,更为欣喜的是,自己能在一年的学习之中,在摸索中找到开启碑刻之门的钥匙,发自内心地热爱并沉浸在这种体力与脑力合而为一的‘精耕细作’中。”
“别人看书法,我们寻法律”
作为专门做法律碑刻研究的团队,李雪梅团队已在全国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力。实践中,最令这位研究者兴奋的情形就是,一直在书上研究文字,却没有看到过拓片,按照线索到了现场,亲眼看到那块碑刻真真切切的存在。
她介绍,圈里很多做碑刻的人,是从艺术史和美术史角度看碑。而“我们的角度不一样。别人看书法,我们寻法律。进一步说,我们研究的是碑刻与整个国家的法度、法制社会的互动关系”。
“有的碑刻并没有书法价值,在别人眼中‘不值钱’,但却正是我们关注的碑,我们觉得‘那个碑真好’。”李雪梅说。
中国古代碑石数量多、种类繁,要从众多碑石中找到与法律有关的碑刻,对于李雪梅和她的学生们而言并非难事。寻访时,凭借多年经验,他们从碑额、行文格式、落款中,一眼就能发现那些关键标记。在众多石碑中,“看一眼就能直奔目标”。
李雪梅的系列主题碑拓展也经常吸引来书法爱好者。这是因为,古代吏部以“身、言、书、判”择人选官,其中“书”就是书法。在古代科举中,要想“折桂”,除了具备深厚的经史功底、卓越的属文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相当的书法造诣,书法是科举考试“加分项”。
从各地收集来的石碑和拓片也是李雪梅的教学工具,不展出时,她会把它们拿到课堂上给学生看。
在中国政法大学,李雪梅的中国法律史研讨课在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堂讲授形式活泼,有时候李雪梅会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去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上实践课,用半天时间访碑、画碑,再在课堂上分享研习心得。
现在,选这门课的学生不少,大家对这门课的评价是,“没想到研究法律史还能这么有趣”。
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不应仅限于故纸堆
在“法度与气象——在碑刻中遇见盛唐”展览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黄正建指出,碑刻资料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他表示,在展览现场,很多两米以上的原刻拓片还原了唐朝的碑刻原貌,突显了盛唐的宏大气象,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展览内容丰富,石刻种类全面,碑刻书法精美多样,充分体现了策展团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对内容的准确把握。
协办单位代表、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蒋浩提到,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在中国法律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李雪梅老师和团队精心策划的碑拓展是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他还指出,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不应仅限于故纸堆,还应走向田野;中国法律史的研究也不应在圈内孤芳自赏,应在专业层面寻求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大众接受。
李雪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团队的调查、搜集和整理研究工作还一直在进行中,对一些省市如安徽、湖南、江西等地的调查工作尚不充分,一些史料存佚情况也尚待核实。他们对法律碑刻的全面调查与核实工作仍将持续。
而在本次展览幕后,李雪梅团队的目标依然没变,那就是,不断用实际行动向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致敬。
视觉编辑 | 王硕 马蓉蓉
(本文转载自“法治周末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