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课堂·资讯
23 2020-12
讲座回顾丨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熙远研究员做客我校名家论坛,谈传统司...
讲座回顾丨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熙远研究员做客我校名家论坛,谈传统司法体系里的狱神信仰2020年12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名家论坛第263讲通过腾讯会议举行。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熙远研究员作了题为“身系囹圄之神:明清从中央到地方的狱神信仰”的精彩演讲。本次论坛由校科研处主办,法律古籍整理研...
14 2020-12
讲座回顾丨中国人民大学包伟民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 谈近古乡村基层催税制度演变...
讲座回顾丨中国人民大学包伟民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 谈近古乡村基层催税制度演变的历史逻辑2020年12月14日,我校名家论坛第258讲通过“腾讯会议”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包伟民带来了题为“近古乡村基层催税制度演变的历史逻辑”的精彩演讲。本次论坛由科研处主办,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法律古籍整理研究...
11 2020-10
讲座回顾丨中医防治疫病的古代经验与当代运用 2020年10月1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和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共同举办题为“中医防治疫病的古代经验与当代运用”的博士后学术前沿系列讲座,通过线上形式顺利举行。讲座由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师资博士后陈佳臻主持,主讲人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周云逸,校内...
08 2020-09
《利济生民:水利碑刻拓片展》开展式在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
9月4日上午,《利济生民:水利碑刻拓片展》开展仪式在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
09 2020-08
碑石课堂丨碑石:水利文物再发现注:此为中国政法大学与永定河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利济生民:水利碑刻拓片展”前言。展览时间为2020年8月10日至10月10日。地点在永定河文化博物馆。碑石:水利文物再发现撰文/李雪梅中国河流众多,流域广泛,既有自然天成、由西而东的黄河、长江,也有人工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在...
17 2020-03
碑石课堂丨从一门课,到一个学术团队 从一门课,到一个学术团队——《古代法律碑刻研究 · 第一辑》后记 作者:李雪梅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对石刻法律文献研究而言, 2014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独立课程——“古代石刻文献”的诞生,这对法律碑刻研究学术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 ...
17 2019-11
厚德载物,润土泽民,由中国政法大学与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晋祠公园、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的“润土泽民:水利与法制碑刻拓片展”于2019年11月16日上午在山西太原赵梅生美术馆拉开帷幕。
21 2019-10
讲座回顾丨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 “作主:中国古代人与事物关系探...
讲座回顾丨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 “作主:中国古代人与事物关系探析”2019年10月21日,我校名家论坛第234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9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侯旭东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作主:中国古代人与事物关系探析”的精彩演讲。本次论坛由科研处主办,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法...
06 2019-07
金石拓意韵 法治万古传 | 刻在石头上的记忆,东方嘉石碑拓展开展
嘉石,纹石也,3000 年前礼制教化的一种措施 ; 嘉石,美石也,2000 年来法律事项的承载和见证 ;东方嘉石,成就了儒家文明和中华法系的不朽传奇。
22 2019-06
我校代表团于6月17日至21日访问挪威,并首次在海外成功举办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展。此行不仅有力提升了我校在欧洲地区孔子学院及其相关高校的影响力,而且将学校特色与孔院平台有机结合,开创中国法律文化海外首展,打造了中外人文交流崭新模式。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