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专题

汉 ·《衡方碑》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2 阅读数: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二十二日 · 汉 ·《衡方碑》

 

 

   汉 ·《衡方碑》    

 

【时间】东汉建宁元年(168年)

【评述】
碑原在山东汶上县郭家楼,清雍正八年(1730年)汶水泛决,碑陷卧,庄人郭承锡重立。碑于1953年移泰安岱庙炳灵门内,1983年移藏岱庙碑廊。


《衡方碑》通高240厘米,宽110厘米,厚25厘米,圆首,有穿。碑额隶书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210字,碑身23行,满行36个字。碑阴文字已漫漶。


碑文上溯衡方族源至殷商,在殷之世,号称阿衡,因而氏焉。衡方,字兴祖,曾任会稽东部都尉、右北平(汉朝郡名)太守、颍川太守。永康之末,君卫孝桓。建宁初政,朝用旧臣,留拜步兵校尉,处六师之帅。但他刚上任不久突然染病,于建宁元年(168年)二月五日去逝,同年九月十七日下葬,时年63岁。其门生故吏乃采嘉石,树灵碑,颂其功德,以传将来。清何绍基评此碑书法方古中有倔强气(《何绍基诗文集》)。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