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晋 · 《韩寿墓表》
【时间】元康初年(291年)刻
【评述】
清嘉庆时(1796-1820)出土于河南洛阳东郊邙山南麓,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韩寿墓表》也称“晋故骠骑将军韩寿墓道表”,石质,圆柱形。因墓表曾被用作井轱辘,故而上下皆残,仅存中段。残表高113厘米,直径33厘米;铭板呈长方形,高48厘米,宽32厘米,两边残断,刻隶书4行20字,其中第1、4行仅存残笔,内容为“[晋故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南阳堵阳韩[府君之神道]”。
“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神道是茔域的标识,也是一种象征等级的礼仪性设施。墓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下为础,中为身,上为立柱,柱顶多饰瑞兽。韩寿墓表仅存中间的圆柱部分,且形制奇特。石柱体纵刻凹楞纹,铭板上下刻绹索纹,应是仿自木柱或束竹的外貌。这一特征也为南朝石柱所承袭。
表主韩寿,南阳堵阳人(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城老城区),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卒后赠骠骑将军。韩寿“美姿貌,善容止”,因“偷香”成为西晋开国功臣贾充女婿而名垂千古。韩寿初为司空贾充(217-282,曾主持修订《泰始律》)掾吏。史载贾充后妻郭槐生有二女,长女贾南风“丑而短黑”,少女贾午“光丽艳逸”。贾午尝与韩寿幽会,赠以皇帝赐其父的西域贡香。嗣后韩寿拜见贾充,异香满室。贾充推知其秘,遂以贾午妻韩寿。韩寿偷香与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并为古代四大风雅趣事。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