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 · 青铜獬豸
魏晋时期青铜独角兽,1956年出土于甘肃酒泉市下河清18号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长70.2厘米,兽身表面布满或飘逸或卷曲的毛发。它身躯不大,俯首颔胸,颈部高耸,于圆曲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前腿直立,后肢弯曲,头顶长刺,宽尾高扬,形成约30度的倾斜,一幅屏息伏冲的临战姿态。夸张的长刺和宽尾是可拆卸的组件,几与兽身等长,平添了神兽的神勇气概。与汉代质朴型独角兽相比,此兽锐角上出现了模仿戟式兵器的分叉;尾巴被加宽,形似一把扁刀。伴随“武器”的增加,神兽的功能更为强大,人们对獬豸的幻想和期望也随之生长。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