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乾隆五十九年(1794)一月
【地点】浙江宁波江北区洪塘街道保国寺
【评述】
碑高161厘米,宽81厘米,厚10厘米。碑文19行,满行44字。首题“保国寺斋田碑记”,下有饰龙纹印押“皇恩钦赐翰苑”,表撰者身份。碑文系钦赐翰林院检讨冯全修应保国寺住持敏庵和尚之请而作。碑文第15行落款后钤两方印,印文为“臣修全印”“检讨之章”。
撰者冯全修,字敬安,号以斋,慈溪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钦赐检讨。著有《木屑集》《寄斋集》《文济堂集》等。
碑文前载敏庵上人请词称:“敝寺在灵山,山下路通南海。凡僧众之随斋戒牒而参学于普陀山者,多从此经过。地处荒僻,既少逆旅,饥无觅食之区,夜乏投宿之处,行路之难,殊为可悯。”这解决上述问题,明代以来的历代寺主接续增置田亩,共得斋田250余亩,“其册呈明县尹钟公、太守克公、观察左公,并批免派役”。撰文立碑的目的是儆戒后代寺主勿忘“创业之难,以致田有废失”。
碑文后4行字号略小,载保国寺“古灵堂户内出字号老产,共念玖亩玖分零。其余之田另立一碑”。
碑另面刻道光元年《保国寺义塚碑记》。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