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日历 | 八月一日 · 辽 ·《盘山千像祐唐寺创建讲堂碑》


《盘山千像祐唐寺创建讲堂碑》
【时间】辽统和五年(987)四月八日立,重熙十五年(1046)续刻
【地点】天津蓟县盘山千像寺遗址
【评述】
碑高300厘米,宽100厘米。碑额浮雕精美,中部圭首内刻“盘山千像祐唐寺创建讲堂碑”3行12字。碑身25行,计1600余字,蓟州军事判官李仲宣撰,燕台愍忠寺僧德麟书。碑文记载该寺创建经过及辽代蓟州和盘山的开发情兄。碑称“夫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蓟门为上,地方千里,籍冠百城,红稻香耕,实鱼盐之祆壤”,述千像寺名称之由来道:“自昔相传有尊者挈杖远至,求植足之所。僧室东北隅,岩下有澄泉,恍惚之间见千僧洗钵,瞬间而泯,因此构精舍宴坐矣。厥后,于溪谷涧石之面,刻千佛之像,而以显其殊胜也。”碑侧为辽重熙十五年(1046年)补刻的一段文字,记千像、妙香两寺因寺产争讼,共立界址四至为凭。
盘山祐唐寺始建于唐开元间(713-741),唐末毁于兵火。辽乾亨二年(980年)寺僧希悟重修,于溪谷涧石上刻千佛像,故又名千像寺,也称千相寺。清乾隆时期曾奉勅重修,抗战期间毁于炮火,现存遗址。碑文书法刚劲俊秀,被赞为“京东第一碑”。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