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日历丨八月二十三日 · 汉 · 牛郎织女星座画像石
汉 · 牛郎织女星座画像石
【时间】东汉(25-220)
【评述】
20世纪70年代(一说30年代)出土于河南南阳卧龙区白滩汉墓,现藏于南阳汉画馆。
画像石长186厘米,宽52厘米,厚27厘米。石中部刻一只白虎,昂首翘尾,作奋足奔走状。其头部上方有两星相连,背部上方有三星相连,嘴下有一星,构成象征性的西方“白虎星座”。石右侧有一扬鞭牵牛的牧童,即牛郎。牛上方有三星相连,为“河鼓三星”,俗称“牛郎星”。石左侧下方有一侧身跽坐女子,与汉代妇女操机织布的姿态相似,当为织女。织女周围有四星相连,为织女星,也称 “女宿”。 织女上方有一伏卧状兔子,周围有七星相连环绕,为 “毕宿”。画像空白处点缀有云气纹。
牵牛、织女最早出现于《诗经》中,指星宿名,在汉代已渐演变为神话人物的名称。此画像石中,牛郎、织女与天文星象结合,反映出:白虎阻隔牛郎织女与后来出现的云汉(银河)阻隔有异曲同工之效;织女背对牛郎,两者缺乏呼应,说明牛郎织女故事的叙事要素已具备,但故事情节尚未完备;月宫有仙界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仙界的向往。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