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
农历辛丑年· 五月十八
六月·百年法影
民国·《京师第二监狱碑记》

【名称】
《京师第二监狱碑记》
【时间】
民国十年(1921)
【评述】
京师第二监狱的前身是“京师习艺所”,设在北京德胜门外下关北功德林(始建于金代的寺庙)旧址。创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京师习艺所”,其宗旨是收容犯人令习技艺,使之改过自新。习艺所设监督、典狱官、看守长等官员,以及看守、医师、技师、教诲师等,由中央巡警部直辖。民国二年(1913)十月改名为宛平第二监狱,1914年十月更名为京师第二监狱,狱长为梁锦汉。民国四年(1915)九月梁提议按部颁监狱图式创造新监,至1919年完工,计有监房16座359间,能容囚千人以上,另有方亭、工场、炊场、仓库等各种设施,占地近百亩,规制完备。监狱改造过程及资金、人力投入等详载于民国十年四月的《京师第二监狱碑记》中。碑文由时任司法总长董康(1867-1947)撰文,司法次长余绍宋(1882-1949)书写。1927年李大钊等著名人士被捕后曾被关押于此。40年代更名为河北北平第二监狱,新中国成立后由华北军区军法处接管,改名为功德林监狱。1960年功德林监狱迁往昌平新址,更名为秦城监狱,隶属于公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