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物撷英

您所在的位置: 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 > 法制文物撷英 > 正文

战国 · 十六年大良造镦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5 阅读数:

2020825

星期二

农历庚子年·七月初七

八月 · 物勒工名

 战国 · 十六年大良造镦 

 

 名称 

十六年大良造镦

 年代 

战国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

 发现 

传世品

 收藏 

故宫博物院

 形制 

5.7厘米,宽2.4厘米,重0.08千克。

 述评 

战国兵器配件。器身铭刻413字:“十六年,大良造庶长鞅之造。雍。矛。”“十六年”为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大良造庶长鞅即史书所载“商鞅”,矛的铸造地在“雍”。商鞅在孝公十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352—前338年)任大良造,此是为秦国中央督造的兵器。铭文反映了始于商鞅变法的秦国物勒工名制度尚处于初创期,只铭刻督造者,缺主者、造者之名。但兵器上的铭刻由之前的某人之器变为官府督造之器,反映了兵器铸造权和所有权的变化。此为矛下端饰件“镦”。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分享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