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道光二十五年(1845)绘图,道光二十七年(1847)原刻
 【地点】陕西岐山县周公庙
 【评述】
 碑高230厘米,宽74厘米,厚15厘米,下部有裂痕。民国初年刻。碑额为金代摹刻的狂草书“云房”二字,呈仰卧状。清毕沅撰《关中金石记》载:“云房,钟离子别号,此盖拟钟离书之者。”钟离子为道家“八仙”之一,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咸阳人。历史原型为东汉大将,少工文学,尤喜草书。
碑身右上部刻有“召伯甘棠图”篆书5字,左上部刻道光二十五年(1845)岐山县令李文瀚撰《甘棠图记》12行,起首钤“强项令”印,结尾钤“文瀚”“云生”印。中下部为一棵繁茂的甘棠树,李文瀚绘。碑右下刻李文瀚“家在江城画里”印一方,左下部为岐邑人武澄道光二十七年(1847)题识,述其将李文瀚图文勒于碑石的经过。
《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欢迎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